舌尖上的发展 || 从“吃得饱”到“吃得好”

发布时间:2020-05-29

舌尖上的味道往往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变化,“吃”就像一根线索贯穿着人的一生,使我们的日子平淡、琐碎而具体。

 

改革开放初期,由于食品、物资的匮乏,每逢年关岁末或节假日前夕,街道上便到处都是排成长队的购物“长蛇阵”。

萝卜、大白菜由于便宜、易储存的特点一度成为人们餐桌上的主菜。

那时候,希望能“吃得饱”。



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,国家物资慢慢丰富起来,每户人家一年四季都有各种时令的水果蔬菜吃,鸡鸭鹅、猪牛羊已成平常,甚至连海产品也进入了人们的餐桌上,食品供应非常的丰富。

那时候,实现了“吃得饱”。


到了21世纪初期,丰富的饮食水平导致了大量肥胖、疾病的产生,人们开始寻求健康饮食,大家的饮食习惯,慢慢开始由原来的饱餐型向营养型、新鲜型、简便型转变。

那时候,希望“吃得好”。


近些年,人们开始重新认识传统膳食,为了营养健康,不再盲目追求纯粹的热量补充,而是更讲究营养均衡,各种特色农产品也开始慢慢进入人们的视线中,逐渐被重视。

这时候,讲究“吃得好”。


农作物、土特产是发展兴旺的根基,它们收成好、销路畅、卖点新,摇身一变,变成特色农产品,受到人们的重视,乡亲们收入才能稳定增长,才能从“吃得饱”迈向“吃得好”。


这几年,习近平总书记无论到贫困地区考察调研,还是参加党代会、全国两会审议讨论,总是特别关心特色农产品的产销情况。



在今年两会期间,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,习近平总书记又向费东斌代表询问当地马铃薯种植与加工情况,关心复工复产和群众增收。

 

可爱的网友们甚至用总书记调研过的农副产品,制作出一份“小康菜谱”。

 

柞水木耳炒云州黄花,德胜马铃薯配宁夏安格斯牛肉,配一碟盘州火腿,就一壶贵州“人民小酒”,饭后再吃点伊春蓝莓,饮一杯安吉白茶,还有新疆的苹果、青海的拉面、赣南茶油……

 

越拉越长的“小康菜谱”,饱含总书记对产业扶贫所倾注的心血;一件又一件发往全国各地的农特产品,记录下乡亲们用辛勤挥别贫困的历程,谱写着产业扶贫的中国经验。


对此,金谷园集团也将发挥起20多年老企业的作用,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感,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指引方针,积极参与扶贫项目,让大家不仅在“吃得饱”还能“吃得好”的同时,为保底收储贫困地区农产品,解决产品销售不顺畅、农户增产不增收等难题,献出自己的力量,发挥一臂之力。


部分照片源自于新华社

部分文案源自于第一观察

集团
集团简介
企业文化
发展历程
荣誉资质
生产环境
XK星空体育
食堂承包
活动/赛事供餐
学生餐
早餐车
盒饭配送
鲜食驿站
企事业食材配送
部队食材配送
新闻资讯
集团新闻
行业新闻
饮食常识
集团
集团
供应商合作
人才招聘
留言咨询
全国服务热线:400-9022-818